esgisjean

教你看ESG報告 – 養一隻數碼寶貝

環境類議題是這樣的,不論熱門程度,本質上都是現狀模糊、目標高遠、進度嘛— 往往是一言難盡。這也實在不能怪它(們),畢竟環境類議題就是用數據來建構的,否則我們怎麼能捕捉溫室氣體、解釋污染、探討再生能源,或討論循環經濟呢?也正因由數據餵養,導致這類議題,坊間各種討論、各種定義,說得高深莫測、嘴角全沫,其實都是想盡辦法量化敘述這些抽象隱晦的概念,久而久之成了數據怪獸,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,還不能鞭數十驅之別院,唉,又怎能不一言難盡呢。

至於是因為數據導致怪獸,還是因為怪獸創造了數據,這種雞生蛋蛋生雞的哲學問題,已超出本人的守備範圍,姑且暫時放在一邊。本人最初的雄心壯志,是想著如何把這類議題寫得討喜,後來發現這豈不著了嘩眾取寵的道?再說這也不能作為拖稿的正當理由。也許有朝一日,這類抽象指標能以超次元的方式呈現,變成有顏色或是有氣味的意象,就像數碼寶貝一樣,可可愛愛、元元氣氣的,相信到時報告書也能增色不少吧。

總而言之,當閱讀的列車進到環境類議題,讀者可以預見將有各類數據堆砌出的風景,並不性感,但只要忠實,就一切好說。

此處更值得讀者玩味的,是風景的多變性。除了氣候變遷之外,污染、能源使用、循環資源等,也是環境類議題下常見的風景,一份報告呈現了多少,某種程度也顯示了公司的財力資源規模,算是另類的財務報表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一本ESG報告書的優劣,並不能用議題是否多樣來定調,處理議題的態度、深度,才是重點。

例如「能源」,先談節約,再談再生,畢竟不是每間公司都有資本可以引進再生能源,但在現有規模內節約能源,倒是不管男女老少,都做得到的事。再生能源的使用,除了涉及公司規模,還需仰賴基礎設施的配合、甚或是在地政府的支持,有野心也無法一蹴可幾。一般來說,能清楚表述現階段能源使用狀況,例如幾成來自非再生能源(石油化學、核能等)、幾成來自再生能源、何時引進再生能源、進度為何,能談到這些,就值得起立鼓掌。

又例如「污染」,不管是天上的或地上的,存在感都低,但重要性又不低,相較溫室氣體,污染對人類和環境的危害,體感更為直接。就像車站名,好像聽過,事實上是拜地名所賜,真要說點關於它的什麼,話到嘴邊,已到盡頭,卻又無法灑脫地就此別過。一本報告書裡,最基本得有各項污染物質的指數、目標和追蹤,如果能進一步思考如何從源頭更有效利用資源,這種積極防治的氣魄,每每在報告書中讀到時,都令人振奮,想來個空中擊掌!兜兜轉轉,數據,就是這麼一個不見時面目模糊,看得太清楚又面目可憎的東西。有時也想難得糊塗,轉念又一頭栽進數據海,沉潛其中。這大概就像那些以重訓鍛鍊肌肉的人、或那些以音符創造旋律的人,因為懂得箇中奧妙,即使是做表面上看起來枯燥乏味的事,也能因那徹悟的瞬間,帶來極致喜悅,而不願放自己一馬。